当前位置 :

深化“三个年” 奋进谱新篇 | 余杭:深化“三个年”活动,聚力实施“三大行动”,持续增强余杭高质量发展主引擎

发布日期:2025-09-17 15:41 访问次数: 信息来源:杭州市科学技术局
分享:

编者按: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科技系统“改革突破年、狠抓落实年、能力提升年”活动,「创新杭州」推出《深化“三个年” 奋进谱新篇》系列报道,通过讲思路、谈行动、述成效,展现全市科技系统在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中的扎实举措与丰硕成果,以期进一步凝聚创新共识、激发奋进动能,为谱写浙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杭州力量。

深化“三个年”

奋进谱新篇

钟燕 余杭区科技局局长

深化“三个年"活动 聚力实施“三大行动”

持续增强余杭高质量发展主引擎

杭州市余杭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科技系统“改革突破年、狠抓落实年、能力提升年"活动要求,坚持系统谋划、改革突破、实干争先,聚力实施"三大行动”推动科创平台提能、企业创新提质、服务生态提优,持续增强余杭高质量发展主引擎,努力将科技创新“最大变量"转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“最大增量”,为省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余杭强劲发展动能。

1 实施科创强基行动

推动科创平台提能

锚定建设全球创新策源地,加快布局建设“大科学装置+大科学计划+重点实验室+新型研发机构”科创矩阵,逐步构建完善高水平、多层次的高能级科创平台体系。强化教科人一体改革。落实省、市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工作部署,牵头推进《余杭区委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机制设置方案》,发挥“1+3”工作机制、“1+4”政策体系作用,牵头推动教科人重要方案、重大项目、重点改革一体化统筹。实施“科创平台+”行动,推动全年首批20个教科人标志性项目。强化创新生态圈建设。全力推进环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改革项目,谋划推进环北航创新生态圈建设,推动创新成果“沿途下蛋、就地转化”,力争全年落地成果转化项目突破120个。强化高科技成果研发。鼓励支持科创平台聚焦人工智能、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,加快实施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,取得一批突破性创新成果。之江实验室成功发射“三体计算星座”,天目山实验室发布推广5项低空经济领域重大科技成果,湖畔实验室发布7项创新成果,全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“核心区”。

2 实施创新聚链行动

推动科技企业提质

以健全“微成长、小升高、高壮大”梯次培育机制为抓手,聚集科企“高新”集群力量,形成“科技企业—科技政策—科技研发”等创新要素深度耦合的高质量科创主体创新集群。聚焦培育高水平创新型企业。构建“科技型中小企业—高新技术企业—新雏鹰企业—科技领军企业”培育体系,全力实施“全链条科研攻关突破行动”,力争全年新增市级及以上研发中心80家以上,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。聚焦集成高质量科创政策载体。出台《余杭区深化创新驱动策略财政扶持政策实施细则》《余杭区“补转投”政策实施细则(试行)》等科创政策。聚焦提升科企研发攻关能力。聚焦芯片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领域,支持科技企业承担市级以上科研攻关项目,以超常规力度推进“两清零一提升”“规上高、高上规”等行动,推动科研经费投入、技术交易额、产学研转化等实现新高。

3 实施服务赋能行动

推动创新生态提优

锚定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建设,推动科创孵化从单一载体服务向全链条服务生态体系构建升级,逐步打通从科技成果转化“最初一公里”到新质生产力转化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高效能科技成果转化路径。打通概念验证、中试基地“两个环节”。完善“成果发现—概念验证—中试熟化—产业孵化”科技成果转化链条,推动区级概念验证中心、中试基地建设,针对性补链强链。以首选地建设为抓手,打通成果转化“创新—产业”关键环节,加速创新链、产业链“无缝对接”。加速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。依托科创平台载体,加强高水平创新人才“引育用留”。探索校院企高层次人才“互聘共享”,强化以“科技副总”“产业教授”“投资专家”“技术经理”为核心的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力量。完善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。围绕成果转化和科技金融两大重点,加速构建“一心两翼双向四方”的区域特色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。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支撑,加快“补转投”、成果转化保险等科技金融新举措“落地生金”。


来源 | 余杭区科技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