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:

深化“三个年” 奋进谱新篇 | 富阳:以“三个年”活动为动力,奋力构建科创富阳新生态

发布日期:2025-09-17 16:30 访问次数: 信息来源:杭州市科学技术局
分享:

编者按: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科技系统“改革突破年、狠抓落实年、能力提升年”活动,「创新杭州」推出《深化“三个年” 奋进谱新篇》系列报道,通过讲思路、谈行动、述成效,展现全市科技系统在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中的扎实举措与丰硕成果,以期进一步凝聚创新共识、激发奋进动能,为谱写浙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杭州力量。

深化“三个年”

奋进谱新篇

叶金 富阳区科技局党组书记、局长

以"三个年”活动为动力

奋力构建科创富阳新生态

今年以来,杭州市富阳区科技局深刻把握全省科技系统“改革突破年、狠抓落实年、能力提升年"活动的内在逻辑,将"改革突破"作为破解创新瓶颈的关键抓手,把“狠抓落实"作为转化发展动能的核心路径,以“能力提升"筑牢长效发展的根基。通过构建“目标破局一执行落地一能力支撑"的闭环体系,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为创新浙江建设注入富阳实践力量。

今年年初,高规格召开“创新富阳"动员大会,制定实施方案,全面梳理2025年科技创新十大标志性成果目标,细化33项重点任务,开展"五个一流"专项行动,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高标准、高质量落地。上半年,新认定全省重点实验室1家、西湖大学光电研究院被纳入杭州市概念验证中心创建名单,富阳区被杭州市委、市政府评为创新杭州建设工作成绩突出集体。

1 研发投入核心指标取得突破

通过“全覆盖”培训和辅导审核,高质量完成R&D经费年报工作,富阳区累计上报研发费用61.3亿元,同比增长2.7%。其中,规上工业企业投入52.7亿元,限上服务业和资质建筑业增速显著。高标准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,修订管理办法,结合政策宣介并组织专家“点对点”服务重点企业60余家,1—5月规上研发投入24.57亿元、位列全市第六,同比增长23.8%、位列全市第二。深化“两清零”行动,对790家规上企业分级分片开展全覆盖走访和9场专题培训,惠及重点企业100余家次,已完成规上无研发活动企业清零51.2%、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企业清零56.5%。创新主体培育扎实推进,梳理2025年国高企申报清单,完成富阳区本级预评审;推进研发机构梯队建设,新认定市级研发中心25家,服务预申报省级机构16家;开展省科小专场培训8场,审核企业42家。

2 创新孵化体系提质增效显著

大力培育孵化载体,辅导银湖高创园争创国家基础级孵化器、神光高科孵化器争创省级孵化器、中国安谷等争创市级孵化器;指导平台争创上等级,新增“天堂e创”入孵企业90余家。在市级孵化器绩效评价中,神光高科孵化器获评“优秀”,银湖高创园等4家获评“良好”。创新空间建设加速,富春湾创新中心土建完工,西富芯和医械产业园一期、二期工程量完成超93%。引入浙江邑致文化、杭州智汇青弈等优质运营机构,成功举办两期“创富未来·向阳而生”项目路演,19个项目参与展示。

3 高能级科创平台加速建设

构建创新平台矩阵培育库,申报省级教科人一体改革试点2项及市级案例2项。杭州光机所二期获国家基金依托单位认定,新增孵化企业2家、市级研发中心2家,并获浙江省产学研三大奖项;西湖大学光电研究院举办国际会议暨新园区启用仪式,新增孵化企业5家;浙工大教科人融合中心落户富阳,设立产教融合学院,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基地建设,累计入驻团队45人,新增企业13家,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;浙江中医药大学富阳研究院首批3个团队启动研发。

4 科创成果转化效能持续提升

深化杭州市成果转化基地建设,深化“四链融合”机制,推荐申报市级重大项目18项、国省配套项目6项;指导浙能伏打科技(杭州)有限公司等申报市级中试基地;新增概念验证中心创建单位1家、验证项目20项、孵化企业11家。完善“淘科技”机制,出台“先用后转”方案,1—6月完成成果转化54项、推介成果85项,促成浙江安耐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全区首个“先用后转”项目。加强科技人才培育,推荐申报国家级领军人才15人,推荐市“115”引智项目21个,推动13位高校教授担任本地企业“科技副总”。


来源 | 富阳区科技局